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 慈銘動態 > 媒體報道
假如延遲退休,你的健康能HOLD多久?
廣州將重點調查四類人群在老齡化趨勢下的健康狀況及心理
8月30日下午,2012(第三屆)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在廣州舉辦啟動儀式。本次大調查由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中國醫師協會HMO、中國醫院協會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廣東省衛生廳、合肥市政府、美國健康與生產力管理協會(IHPM)、 上海市健康教育協會、天津市健康管理協會、天津市音樂治療專業委員會、湖北省企業家協會、中國醫療旅游集團的特別支持下,聯合新華網、新浪網、騰訊大楚 網、大洋網、中國醫療旅游公司、慈銘奧亞國際醫療會所、北京明德國際醫院、北京關愛保險經紀等多家強勢媒體及專業行業機構,共同發起,活動為期半年。
據悉,本次廣州站啟動儀式在廣東省衛生廳的支持下舉辦,是本屆大調查活動宣傳的第三站,廣州將重點對青年白領、適齡婚育人群、精英階層和將離退休人群等四類人群進行調查,主要將調查的重點放在老齡化趨勢下這些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及心理。
與會專家表示,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通過不同區域、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群進行分類健康數據調研,既傳播了健康理念,推廣了健康教育,也將大大促進全民健康素質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調研分析,為政府制定行業相關政策和健康便民措施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老齡化進程下慢病防治不容忽視
衛生部相關數據顯示:隨著社會環境的惡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患病、死亡呈現持續、快速增長趨勢,目前確診的慢性病患者已超過2.6億人,因慢性病死亡占我國居民總死亡的構成已上升至85%,慢性病在疾病負擔中所占比重達到了70%。慢性病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提高、阻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
近幾年,關于慢病防治尤其是全面健康意識和現狀成為熱門話題,衛生部、醫療行業、學術研究機構、企業等都積極參與到這一全民健康保衛戰的浪潮中。慢病病預防和“治未病”已成為各行業的共識。
為傳播健康理念、推廣健康教育、促進全民健康,2009年起,由中國醫師協會HMO、中國醫院協會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和慈銘體檢集團聯合發起的“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并發布了《2009年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白皮書》。數據顯示,與嚴峻的慢病形勢和百姓的健康需求相比,全社會對慢性病的危害依然認識不足。“72%家庭成員普遍不知如何監測家人健康;但是對于如何改善家人健康狀況,80%以上的參與者承認知道如何治療,但72%以上對如何有效監測和預防存在認知空白。近90%的人明顯意識到家人存在的慢性疾病,但是能做到有效健康解決的比率卻不到20%。”
大調查結果將匯總成《2012’中國城市健康白皮書》
據了解,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是由中國醫師協會HMO、中國醫院協會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發起,以“城市健康”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活動。活動以慈銘體檢集團旗下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武漢、濟南、成都、大連、金華合肥、福州、臨沂、西寧、銀川、貴陽、煙臺、東營等城市50余家體檢中心,十年累計的1000萬人群,以及每年200萬遞增的體檢數據樣本為基礎,構建起了一個民間最具影響力的健康調研平臺,改變了原有“以病看人”的統計方式為“以人看病”,屬國內首創。
主要面向“城市居民”、“新上海人”、“白領女性”、“銀行職員”、“IT精英”、“時尚達人”、“網絡精英、網絡控”、“創富人群”、“商旅人群”、“教師”等多個群體,從個人、家庭、企業、城市四個角度入手,展開一次全國性的健康狀況大摸底。
隨著活動的深入,調查群體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觀念”、 “精神及心理健康狀況”以及“城市健康類品牌消費習慣”等數據結果將被陸續匯總成《2012’中國城市健康白皮書》在10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的“第五屆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高層論壇”上和其他重大場合向社會公布。
廣州將重點調查四類人群在老齡化趨勢下的健康狀況及心理
中國正邁入老齡化社會,生育率低、人口結構老化、社保制度滯后已成未來發展的重大隱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今年六月提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相應推遲退休年齡,應該說是一種必然趨勢”, 這一言論引發了網友廣泛熱議,在思考推遲退休年齡會給社會和個人帶來什么樣的改變的同時,不少人也禁不住擔憂起來:到時候我還有沒有命拿退休金呢?這固然 是一種無端設想,但不能不說是基于對生存環境、食品安全、社會競爭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以及各種慢性病高發背景下的心理反映。如果延遲退休,我的健康還能HOLD多久?
本次廣州啟動儀式上,慈銘體檢集團廣州有限公司聯合華南地區門戶網站大洋網,宣布將就對青年白領、適齡婚育人群、精英階層和將離退休人群四類人群展開健 康狀況摸底。問卷將主要從健康習慣、健康心理、健康投資、健康意識等多方面展開,主要在新浪網、大洋網等平臺上征集網友意見,并將陸續結合慈銘集團全年近 兩百萬的體檢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開出對不同年齡和不同階層人群的健康“診斷書”并給出相應建議。
慈銘集團推“首創中國式健康體檢服務模式”
中國醫師協會健康管理與健康保險專委員總干事、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先生表示:面對日益全球化的跨國激烈競爭,中國企業不能輸在最大的資本——“人”的管理上,健康福利機制的建立更要和國際接軌。做好健康維護和行為干預,既可以提高國民健康的素質,節約醫療費用,減輕政府、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負擔,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力,推動經濟增長,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作為成功服務包含世界500強在內的2500個企業客戶的專業體檢機構,慈銘體檢集團與中石化合作,積極打造“首創中國式健康管理鏈”模型的初創與實踐,在人力資本價值提升和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首創中國式健康體檢服務模式”是慈銘健康管理集團歷經十年的探索和實踐而得,符合中國民生國情,集中體現了中國健康服務這一新興行業和貿易的蓬勃發展之勢。在今年5月28日,由商務部主辦、北京市政府承辦的第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京交會)上,慈銘健康管理集團攜旗下“奧亞國際醫療會所”與“國際高端醫療”等健康管理產業服務鏈,作為醫療健康服務行業代表,代表北京優秀民營企業進駐醫療與健康服務行業主題核心展示區,并作為中國民營健康行業領軍展示這一先進模式,得到中央領導和與會者的關注。
據了解,全民健康意識和行為培養,大多基于衛生部、疾控中心、醫院等衛生醫療機構、有利于慢性病防控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環境仍然缺乏,政府部門間協調機制有待建立,社會知識環境有待形成。作為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預防為主的健康體檢機構,慈銘健康體檢集團在歷經十年的近千萬健康人的體檢數據基礎上,通過兩屆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向社會大眾傳播健康知識,進行專業、系統的健康數據分析,能有效解決了在目前的醫療體制下存在和面臨的困難,大大促進了慢性事業的整體發展。
相關背景材料:
截止目前,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已成功舉辦兩屆,共有31個省直轄市589個城市百萬人參與,得到一百多個城市及地區的1132個媒體、網站及港澳臺與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并陸續發布了中國首份“公職人員”、“白領精英”、“金融人士”、“HR經理”、“房奴”、“剩男剩女”、“城市居民(上海/廣州/武漢)”、“有車一族”、“股民”、“十大健康透支行業”等13份填補行業空白的健康報告,集結發布了中國民間第一份城市健康白皮書---《2009中國城市健康白皮書》。出版了中國第一本面向30-50歲年齡段人群常見的31種身體不適癥狀而非疾病的中年人保健手冊《人體養護手冊》。
活動組委會透露,參與調查者將有機會贏取慈銘奧亞國際醫療會所提供的超級大禮,第三屆中國城市健康狀況大調查網上參與方式:
1、新浪網官網:
all.vic.sina.com.cn/cm
2、新華網官網:
www.bj.xinhuanet.com/zt/cmtj/index.htm
3、慈銘體檢集團官網:
http://health.ciming.com
4、大洋網(廣州)官網
http://life.dayoo.com/health/121224/index.shtml (通訊員 許大力)